原标题:猪周期盛宴下,港股迎来纯正的生猪养殖标的 来源:慧悦财经
在非洲猪瘟的冲击下,商品猪供应陡然下滑,猪肉价格飙升,直接推动2019年A股29只猪肉概念股平均上涨74.7%,其中多只个股涨幅超100%。
由于港股养殖板块缺少纯正的养猪股,港股投资者无奈与这场猪肉盛宴擦肩而过。如今,随着四川天兆猪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为港股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与盛宴的选择。
招股书显示,天兆猪业是一家位于四川的生猪养殖公司,主要提供高质量种猪及商品猪,其中种猪养殖规模排名中国前五。
一、历史性的超级猪周期
由于猪肉需求相对刚性,而随着供给周期性变化,猪价呈现规律性的波动起伏,形成所谓的「猪周期」。其中上涨周期的路径为:猪价上涨,养殖出现利润,母猪补栏增加,供应增加,价格开始回落。
资料来源:招股书
2018年8月以来,由于非洲猪瘟蔓延,环保清查力度加大,扑杀、禁止调运以及散户弃养使得产能快速去化,供需缺口迅速变大,开启了历史性的超级猪周期。
超级猪周期扭转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逻辑,行业正在形成两大趋势:第一是猪周期拉长驱动猪价持续高位运行,第二是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1) 猪价持续高位运行
自2006年至今, 国内生猪养殖业共经历了三轮猪周期,一般 3~4 年形成一次完整猪周期。其中在2014年至2018年的一轮猪周期,商品猪价格介于每公斤10元至23元之间波动。
但在2018年后,全国平均商品猪价格开始飙升,最高升至近40元每公斤。天兆猪业所处的四川省及重庆直辖市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以猪肉为主食的最大省份之一,平均商品猪价格更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CIC灼识咨询
生猪生产经过配种、分娩、育肥、出栏等过程,其中从能繁母猪配种到商品猪出栏大约经历10个月,因此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是判断猪价的重要先行指标。由于2018年猪瘟疫情和环保影响,散养户快速出清,母猪存栏量急剧下跌。即使按照2019年9月能繁母猪数量见底推算,乐观估计也要在2020年8月份之后商品猪的供给才会到达最拐点并缓慢恢复。
事实上,目前市场采取二元母猪回交、三元母猪回交的方式短期缓解生猪供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应问题,二元能繁母猪很难得到正常供应。根據灼识咨询预计2020年母猪存栏数量继续探底,大约2024年才能完全恢复到2018年底的存栏量。这意味着商品猪供应将缓慢复苏,猪肉价格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高位运行。
数据来源:CIC灼识咨询
2) 行业集中度提升
由于原本生猪养殖的门槛较低,普通散户均可进行养殖,市场集中度十分分散。而猪瘟疫情彻底改变行业发展逻辑,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产业的技术、管理和防疫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殖的技术壁垒显著加深,规模化养殖将享受发展红利。
从更长期角度看,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者对食品包括肉类及肉制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同时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口味、营养等,更加信赖大品牌产品质量,规模化专业养殖已成为市场发展大趋势。
在非洲猪瘟和环保压力下,中小养殖场、散户大量退出。即使猪价高企,散户也因为担心风险,不敢随意再养或者补栏。而国内大型集团化、规模化养殖企业凭借育种、资金、技术、管理和防疫方面优势,具备明显的抵御风险能力,能够趁机加速扩张,从而推升行业集中度。
实际上数据也显示,从2014年至今,行业领先的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其中温氏股份去年出栏量最多,位列行业第一,但它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3.4%,牧原股份占1.9%,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前十大占比仅9.4%,相比而言,美国行业第一的养殖企业的市场份额就超过了15%。这意味着生猪养殖市场集中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行业龙头企业们仍有很大的成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