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疫情在欧洲的发展态势令全球瞩目。在丹麦、荷兰和西班牙等国,大量的养殖水貂已被证实感染新冠病毒,并已传播至人。11月4日,为防止新冠疫情继续蔓延扩散,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一度下令,要求捕杀全国所有的养殖场水貂。5天后,丹麦政府暂时搁置了此项捕杀计划,养殖场停止了大规模捕杀,改为仅捕杀感染新冠病毒的水貂。
原来今年6月以来,人们发现新冠病例在丹麦的养殖水貂中迅速蔓延,日德兰半岛的207个貂场受到影响。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新冠病毒在貂场中的持续传播,最终可能会形成其他突变株或变种。目前已有200余人被确认由水貂携带的新冠病毒所感染。其中有12人受到丹麦当局的特别关注,由于其体内的病毒株突变涉及与免疫有关病毒的关键部分,即刺突蛋白,而这正是目前在开发疫苗的目标。
在发现养殖水貂中携带的病毒基因改变,可能会破坏未来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貂皮生产国之一的丹麦,政府部门开始对全国多达1500—1700万只养殖水貂进行捕杀。
世界卫生组织在近期的一份声明中,则表示迄今为止,全球已有丹麦、美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瑞典等6个国家的养殖水貂感染了新冠病毒。
在丹麦遭到捕杀的水貂(图片:法新社)
病毒如何在水貂之间传播?
同其他毛皮类养殖动物一样,水貂也是因其毛皮具有高昂的贸易价值而被人工养殖。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5,000万只貂用于毛皮养殖,其主要分布在中国、丹麦、荷兰和波兰。
那么,这一次新冠病毒是如何在养殖水貂间进行传播的呢?以荷兰水貂养殖场的感染传播为例,科学家初步认为是携带新冠病毒的工人,感染了貂场中大量饲养的貂,科学家怀疑该病毒是通过感染性飞沫、饲料、或含有粪便的粉尘进入貂场后被大量传播。其后,新冠病毒又通过其他途径从水貂传播回了人类,并在传播途中产生了基因变化。
事实上,水貂等物种感染新冠病毒一点都不奇怪。在2003的Sars(非典)爆发期间,受感染的哺乳动物中至少有16种,就包括水貂,果蝠,马蹄蝠,赤狐,野猪,浣熊以及家猫和家犬。
水貂是容易感染冠状病毒的物种之一(图片:The New Daily)
全球毛皮交易是否应该停止?
在新冠疫情已对全球经济社会造成重大打击之际,在欧洲水貂间蔓延的新冠疫情不仅可以传染至人,而且其产生的5种新型变异性病株,很可能将人们对抗疫情的疫苗努力付之一矩。这让仍困在疫情之中的全球各界人士难免忧心忡忡。
大量捕杀养殖水貂,将如何影响全球皮毛产业?能否停止全球皮毛交易?对此疑问,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结束毛皮贸易的动物保护慈善组织国际人道协会(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执行董事克莱尔·巴斯(Claire Bass)表示:“我们必须从Covid-19中学吸取教训,除了考虑到动物所经受的痛苦外,疾病蔓延的风险,也是所有时装公司应该禁止使用毛皮和促使政府关闭“这种肮脏贸易”的另一个原因。 ”
然而,众所周知,目前中国仍是全球毛皮产业生产大国。中国工程院2017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毛皮动物产业的直接产值,约占我国野生动物养殖产业的75%,其中就以人工饲养的狐狸和貂皮等动物为主。2019 年,全国水貂取皮数量约计 1169 万张,较 2018 年减少43.61%,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和黑龙江,三个省2019年的水貂取皮总数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6.79%,26.5%和9.82%。
来源:中国工程院2017年发布的《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国内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亟待规范健全
今年2月,面对全国范围暴发的新冠疫情,我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下称《决定》),强调:凡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明确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